服务热线:0832---8222095(院办)
网站导航
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中心 专家团队 就医指南 健康园地 科学研究 医保之窗

健康园地

预防及保健知识 康复病人 健康大讲堂
医院新闻
中药知识宣传
来源:发布时间:2017/6/23 13:44:53点击率:13577

中药的煎煮,服用注意事项

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,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,所服用的中药就往往达到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,或疗效大打折扣。比如,随着生活的节奏的越来越快,很多家庭已经不再用传统的中药罐来煎煮中药了,那么不可用什么煎煮中药,选用什么煎中药比较好呢?煎煮中药时有几点注意事项,供大家参考:

注意煎煮容器的选用

首选用砂锅、砂罐来煎煮中药,其次也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,忌用铁、铜、铅等金属容器。

注意煎煮前浸泡

清洗后可将药材浸泡20-30分钟,以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,又可缩短煎煮时间,而种子、果实为主的药材可浸泡时间长些,夏天气温高时,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腐败、变质。

注意煎煮的用水量

煎煮药材时加水量一般以淹过药材表面2~3厘米为宜,质地坚硬的如何首乌、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,质地疏松的药材如蒲公英、藿香加水量只须淹没药材即可。

注意煎煮火力与时间

一般药物未沸前用大火煎煮,沸后用小火使药物保持微沸。如果是发汗药如麻黄、桂枝等及芳香性药物如藿香、佩兰等,一般用大火煮沸,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10~15分钟。如果是骨角类药如龙骨、贝壳类如牡蛎及补益药人参、白术等,一般用文火久煎。

注意煎煮的先后次序

一般情况下,中药材可以同时入煎,但有时需要特殊处理;如标有“先煎”的药材如磁石,牡蛎等矿物药,贝壳类药物则应先放入锅中煎约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;标有“后下”的药物应在其他药物煎煮得差不多时投入,只需煎沸几分钟即可;标有“包煎”的药材需用纱布包裹后煎煮。

注意服用的方法

如果药方中有人参时,应当将其另外单独煎煮,再同服以免造成浪费;阿胶之类的含胶质类的药材另加清水熬融,再与其他药汁兑服;如方中标有“冲服”的,可用煎好的药液或开水冲服即可。

注意服用技巧

为了避免浪费,一剂中药建议您可煎煮2~3次,一日三次服用。如果有恶心、呕吐时应少量频服,可减少对胃部的刺激,不致药入即吐。

注意服用时间

于饭前或饭后1小时服用汤药,以免影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药效的发挥。煎好的中药汤剂一般应温服,但如果是寒症时宜热服,热症时应凉服。

注意忌口

服中药时最好忌食生冷、幸热、油辣、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。

中药材的煎煮和服用方法直接影响药效,如您对中药的煎煮有更多的疑问,应向您的中医师或中药师询问。

教你看懂中药处方

在中药处方中,经常看到药名前后标有炒、炙、先煎,后下等。有一些患者不了解这煎内容,只是把药全部放在一起一煎了事,以致药效不能充分发挥,延误疾病的治疗,因此,了解中药处方中的一些知识对于配合医生治疗、保证疗效是有宜的。

写在中药处方药名前的字常有生、炒、炙 、煅等。

指此中药可直接使用。

:指某种药经过清炒或加固体佐料炒到一定程度。

:指药物加液体辅料伴炒,有降低毒性、提高疗效、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等作用,常用辅料有酒,醋,蜂蜜等。

:将药物直接置于炉火之上,或放在适当的容器中进行锻烧,以增加药物的收敛作用,减少副作用或改变药物的性质。

写在药名右上角的字是药物的煎服方法,一般常用的有下面几种:

先煎:是将该药物煮沸十分钟左右以后,再将其他药物加入其中一起煮。

后下:在其他药物快要煎好前五分钟左右以后,将这味药物加入共煮,主要防止挥发油损耗过多降低药效,也可加强药物的作用。

包煎:可以避免药物煎后混浊,也可防止其药物的煎汁有毛或有刺而对咽喉产生刺激。

另顿、另煎:使用于贵重药,为了充分煎出其有效成分,尽量减少损失,把该药单独煎煮。

冲服、炖服:含有挥发油,并且有效成分很容易浸出、用量又少的药物及汁液药物,可以用开水冲泡后服用。

烊化:阿胶等胶类药宜另行烊化,再与其他药汁兑服。

中药的贮藏

〔一〕药材的防霉: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,如散落在药物表面上,在适当的温度〔25℃左右〕湿度〔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%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%〕以及适宜的环境〔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〕、足够的营养条件下,即萌发成菌丝,分泌酵素,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,以及产生秽臭恶味。

因此,防霉的中药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、入库后防湿、防热、通风,对已生霉的药材,可以撞刷、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,霉迹严重的,可用水,醋,酒等洗刷后再晾晒。

〔二〕药材的防虫: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,虫害的预防和消灭,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,主要是用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蒸法杀虫。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,除药剂杀虫外,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。

1. 密封法:一般按件密封,可采用适当容器,用蜡或血料封固,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,贵细药材,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。

2. 冷藏法:温度在5℃左右即不宜生虫,应此可采用冷窖、冷库等干燥冷藏。

3. 对抗法:这是一种传统方法,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。如泽泻与丹皮同贮,泽泻不生虫,丹皮不变色,薪蛇中放花椒,鹿茸中放樟脑,瓜蒌、蛤士蜂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。



  喝中药的最佳时间

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,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,对中药更是如此。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。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,尤其是健胃药〔如补脾益肠丸〕和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〔如甘露消毒片〕;

补益药:宜饭前服,可提高疗效。

开胃药:宜饭前服。

消食药:宜饭后服。

通便药:空腹或半空腹服。

安眠药:睡前1-2小时服用。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。

驱虫药〔如乌梅〕和泻下药〔如大承气汤〕,则空腹时服用较好;

平喘药:哮喘发作前2小时服药。

止泻药:及时给予,按时再服,泻止停服。

发汗药:宜饭后服用,以防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。

重症药:及时给药,可将药酌情分次服用。

生津润燥、清暑解热药:不拘时服用。

咽喉疾患药:不拘时多次频服,缓缓咽下。

一般来说,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。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;而病情较重、较急者,可根据医师的指示,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,夜晚也不停止,以使药力持续,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、减轻病情。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,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,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。

中药的禁忌

中药忌口有一个总的原则: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,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,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,达不到应有的疗效;在一些情况下,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,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,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,而适得其反。

一、吃人参忌萝卜、大蒜;西洋参、边条参都是常见的补药,而萝卜有顺气、促消化的作用,同时服用,萝卜就会化解人参的药力。同理,在吃其他大补的药时,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、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。

二、吃双黄连忌大蒜;双黄连是清热解毒、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,性凉,而大蒜性热。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使用了大蒜,就会降低药效。

三、吃板蓝根忌冷饮:因为板蓝根性凉,服用前后如喝了冷饮,就会凉上加凉,肠胃难以承受便发生腹泻。同样,绿豆、香蕉、黄瓜等凉性食物都不宜与板蓝根同食。

四、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;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的作用,若同时服用发汗药物,就会与药效相抵。

五、皮肤疾患服药期间忌鱼虾、鹅肉;鱼虾富含蛋白质,鹅肉属于粗纤维肉,皮肤过敏的人容易对这两种物质过敏,所以忌食。




中药应用的误区

误区之一 中药无毒副作用

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动植物;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,加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适当的配伍,一般很少发生毒副反应。但是因此就认为中药无毒副反应则是错误的,西药所表现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,中药也都有,从较轻的过敏反应至较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,乃至致死,中药都会发生,一些人们认为很安全的草药如甘草、菊花等用之不当也会发生不良反应。

误区之二药效慢不能用于急救

西药,特别是西药注射液由于使用方便、药效快,所以传入我国后被普遍认为是治疗急性病的良药,人们得各种急性病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西药,而不是中药。久而久之,人们便产生了一种误解,认为中药不适用于急性病。其实中药不但可以治疗急性病,而且可以用于急救。“独参汤”、“参附汤”、“四逆汤”都是古人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良方。现在已根据古方制成了疗效更好、更迅速的中药制剂,其中“参附注射液”、“清开灵注射液”等已被列为急救室的必备药物。

只要用之得当,中药是可以治疗急性病的。

误区之三中药可以长期应用

中医历来讲究“中病即止”,两千年前《黄帝内经》就提出“大毒治病,十去其六;常毒治病,十去其七;小毒治病,十去其八;无毒治病,十去其久;谷肉果菜,食养尽之,无使过之;伤其正也。”

许多中药,特别是矿石类中药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。即使是防风,白术类中药长期应用也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。

误区之四夏季不宜服汤药

有人认为,中药汤药煎煮热服在夏季使用不便,从而有夏季不宜服汤药的说法。其实无论是从应用方便与否,还是从疗效上讲,汤药在夏季都是可以应用的。古人已总结许多适合夏季使用的名方,如“藿香正气汤”“黄连解毒汤”等。当然由于天气炎热,药汁易被细菌污染,煎煮好的汤药应防止染菌变质。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把煎好的汤药贮存在冰箱里,服时再温至适当温度就可以了 。

  大医精诚

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媸,怨亲善友,华夷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。亦不得瞻前顾后,自虑吉凶,护惜身命。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,深心凄怆。勿避险巇、昼夜寒暑、饥渴疲劳,一心赴救,无作功夫形迹之心。如此可为苍生大医,反此则是含灵巨贼。




在线预约
医保政策
医院位置
服务评价
投诉建议